果煜法師文集 / 漣珠甘露 / 從性情的調適看修行法門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上一篇   |   下一篇  
從性情的調適看修行法門
從性情的調適看修行法門
性情的界定
性的了別
情的現行
從氣脈看性情
楞嚴經
性情的調適
悟性的提昇
知性的克制
氣脈的對應
心法的對應
佛陀的說法
感性的提昇
心法的對應
情感的奔放
情欲的克制與滿足
淨土對情欲的態度
情欲的分類
情欲的提昇
心法的對應
四種馬
絕望比失望更究竟
中道的態度
總結
今天這題目,以前從未說過。我想佛教界目前,也還沒有人用這樣的觀點,來看修行法門。
性情溫厚.陶冶性情:說到性情的調適,好像很輕鬆的樣子;其實很不輕鬆哩!首先我們來看「性跟情的界定」。於平常時,或認為:某人性情很溫厚。這時,性跟情是一起講的。有人認為:藝術可陶冶性情。這時,性跟情還是連結在一塊的。所以一般人,乃不曾仔細去分別「性跟情」有何差異?

性情的同與異?於是性跟情,到底是同?還是異?如果是異,那為什麼常連在一起講呢?如果是同,則何以又有不同的稱呼呢?以下,乃就我個人的定義而言:
性是知性─即了別的作用:首先講「性」,就是知性。在眾生意識的作用裡,大致可分為知性的作用與感性的作用。而知性是屬於邏輯的思考,感性乃偏向於印象的感受。

故知性,乃是對現象的觀察瞭解,所以是指心識的了別作用,而了別乃必透過六根也。如經典所謂「分別取捨」之心。前之分別,為知性的作用;後之取捨,為感性的作用。

知性.理性與悟性:如果更進一步分析,性中又有知性、理性跟悟性的不同。若知性,只是對現象的觀察,而知有千奇百態的相。如種種的花開、花謝,如每天的日出、日落,如眾生的男女、老少等現象的差別。

而理性,即是進一步從種種變化的現象中,再去歸納出一些比較一貫的原則。比如每天看日出、日落,最後我們就能確定:太陽是從東邊昇起,而由西邊下沈。或每年都有冷熱季節的交替,而確定其是循著春、夏、秋、冬的次第在輪轉。

目前我們所能讀到種種有關知識的書籍,比如物理、化學,甚至經濟學、社會學等,都是透過種種現象的觀察,而歸納出來的道理.原則,這皆是理性的範圍。

第三悟性,悟性其實也是理性的運用,但它乃從更多的事相,而歸納出更一貫的道理來,所以能夠適用的時間更長,空間更廣;故既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皆如此,也此地.他方,無差異;如佛法所謂的因果。

簡單講,知性是最基礎的,而理性已大幅提昇;至於悟性,才是最圓滿究竟的。

性是共通性,故較客觀:然不管知性、理性或悟性,大致人與人間,都有「共通性」。所謂共通性即指,如一朵花,我看到了,你也看到了。這都看到了,即是共通性也。或我們都感覺到,有春、夏、秋、冬的變化,這也是共通性也。

所以性,因為有共通的特質,所以比較客觀一點。至於看到花後,喜不喜歡?那就是「情」而非「性」了。

個性較穩定.陽剛:在眾生中,有些人比較偏向於知性。而偏向知性者,大致個性會比較穩定。因為既具有「共通」的特質,又前後有「一貫」的原則;當個性會比較穩定。

其次,偏向知性者,個性也會比較陽剛。因為既自覺得有道理,當然在處理事情上,就會比較果斷.堅持。既理本如是,大家循理而為,豈還有什麼可異議的呢?。

瞋怒.慧解.法行:於是因於陽剛.果斷.堅持,便近於瞋怒;尤其對某些「不可理喻」的人,真是夠厭煩的了。

他們衣食淡薄,而喜歡讀書,也善長於思考。所以在佛門裡,是屬於崇尚慧解的法行人。人我執雖較輕,但法我執會很重。
情乃感性─即取捨的作用:下面再講情的現行,這「現行」,是用唯識學上的名相。因為情從那裡來呢?從眾生第八識的種子現行而來。所以這情,雖力量很大;但因是熏習出來的,所以還能夠透過修行去改變它。

情乃感性,即取捨的作用。雖然知性都知道有春、夏、秋、冬的變化,但有些人喜歡春天,有些人喜歡秋天;這乃為「取捨」的不同。同理,一樣看到玫瑰花,有的人覺得它很美,有的人卻覺得它太艷了。故為眾生心識取捨故,而有感情的現行。

情緒.情感與情操:情如更進一步去分析,則又有情緒、情感和情操的差別。有些人的情緒變化很快,起落不定,時而眉開眼笑,時而鬱鬱寡歡,如所謂「晴時多雲偶陣雨」。這情緒的變化,常屬於「不可理喻」的層次。

而情感,大致是於某對象中有了比較穩固的情懷。比如有的人從小到大,就是喜歡秋天,而不喜歡春天;有的人就是喜歡冷色,而討厭暖色。或者對於食物,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品味。所以情感雖也會有變化,但不會太突兀。

至於情操,則屬於更內在、更深沉的驅動力,比如愛國情操、宗教情操,甚至母性本能等。

情是差別相,故較主觀:何以說「情是差別相」呢?因為任何一法,都不是那麼單純;所以能夠取捨的組合方式,就有很多不同。比如食物,有的偏取味道,有的偏取營養,有的偏取價錢。而在偏取味道,偏取營養中;又有種種不同的選擇方式。

故將選擇何種方式,這在眾生中,就有太多的差別了;因為它是由主觀意識所引導的。而主觀意識,又是從過去世所熏習種種不同的種子而來。因此雖稱之為「主觀」,其實也無「主控者」也;但為彼此間的差別很大,故假名為主觀爾。

個性多變幻.陰柔:而眾生中,若是偏向感性者,他的想法變化就很多也。如果我們用攝影來作比喻的話,則知性者,乃習用廣角鏡頭去看世間,所以能對世間博學多知,而無新奇。而感性者,乃習用長鏡頭來看世界;故每個鏡頭,都是特寫;可是鏡頭只要稍微移動一下,他就迷失了。

由是感性的世界,時時在變化,生活得多采多姿,但不穩定。故不可能像理性者,那麼陽剛,那麼自負。

貪欲.欣願.信行:於是既生活得多采多姿,故乃屬於貪欲比較重的人,時時刻刻祈求有更新鮮.更稀奇的事物出現。

他們是屬於「欣願」型的思想方式─即大部分事情,都往好的方向去著想。所以張三來講經,他也很相應;李四來說法,他也很法喜。好像不管誰來講什麼,他都好呀!好呀!然而到底好在何處?他也搞不清楚。

有時候,他會很熱心地推薦一些「好」東西給你─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,但你實在看不出那東西好在何處!為什麼呢?因為他們都往好處去看。所以大致上,他們每天都過得很快樂的「樣子」。

這種人你找他逗笑,找他胡鬧,都可以。可是切忌找他辦正經事,那你就慘不忍睹也。在佛法中,他們是屬於信行人,到處朝山,到處趕法會;但不可跟他們討論較有深度的問題。

放眼周遭,在我們身邊的人,不是可明顯看出,有這兩種不同的典型嗎?

以上,偏於知性或感性,皆不完美,故須調適:以上,不管是偏於從知性的角度來認知世間,則較堅固不動;或偏於從情性的角度去感受世間,則較變動不安。若堅固不動者,生活就較刻板而無趣味;若變動不安者,則雖時時新奇,卻也很容易迷失方向。故兩者皆不完美,而須去調適。
以上乃從心理的觀點,而比較性與情的不同。而下面,乃更從氣脈的觀點,來比較性與情的差異。以我個人打坐多年來,因對氣脈比較敏感,所以才有這些心得。

性者,頭部的脈─從背頸而上:首先講性,不管是知性.理性或悟性,皆是集中於頭部的脈。現代的人大致都認定:我們思考乃透過大腦而有作用,所以覺知、思惟、判斷、記憶,皆從此而有。

這知性的脈,雖集中於頭部,卻也遍佈全身;但大致是通過背頸,而與頭脈銜接的。如前既謂,性屬於陽剛。而中醫在分辨陰陽時,乃謂:背是陽,腹為陰。背是督脈,腹是任脈。這也就說,知性的作用乃透過背頸的督脈,而與頭部連接。

情者,陰部的脈─從胸腹而下:其次,再講情的脈。情的脈,乃集中於陰部;而陰部的脈,講白一點乃跟生殖的作用有關係也。故情脈雖也遍佈全身,乃必透過胸腹的任脈,而與陰部相連接。

現代的文明人,乃認定我們是用頭腦去思考的;可是在很多原始的民族,卻認為是用腹部去思考的。腹部能思考嗎?其實是指陰部有關的脈。

嚴格講,既非大腦而能思考,也非陰部而能思考;而是指皆受相關氣脈的影響。這從前幾堂課講到現在,已講得很多了。故有那些部位氣脈不通,就會產生特別的妄想。

就全身而言,我們的氣脈大致是中心的部分比較通,而愈靠近上下兩個極端,就愈不通。所以既頭脈不通,也陰脈不通,因為這都是比較偏端的部位。於是因為不通,故使我們的覺知不能開闊,也使我們的情感黏著不堪。

所以「云何調適性情?」說白一點,就是如何來打通頭部的脈、打通陰部的脈。故必兩部位的脈,全能暢通,他的性情才能得到最好的調適、最大的圓滿。

這從上下的脈,而比較性跟情的差別,不只是我個人在禪坐中,有這種體驗;也在經典中有類似的說法。
阿難!內分即是眾生分內。因諸愛染,發起妄情;情積不休,能生愛水。是故眾生,心憶珍饈,口中水出。心憶前人,或憐或恨,目中淚盈。貪求財寶,心發愛涎,舉體光潤。心著行婬,男女二根,自然流液。

阿難!諸愛雖別,流結是同。潤濕不升,自然從墜,此名內分。

首先講到情的部分。為什麼稱為「眾生分內」呢?如前所敘,情是比較主觀的,故稱為內分。「因諸愛染,發起妄情;情積不休,能生愛水。」在地、水、火、風,四大之中,因愛能夠和合,其如水能滋潤萬物一般;故以水大對應於貪愛。故眾生當妄情乍生,愛意纏綿時,就能從身中產生愛水的滋潤。以下且舉幾個例子:

「是故眾生,心意珍饈,口中水出。」珍饈即指我們特別喜歡吃的東西。故如想到特別好吃的東西,就自然產生唾液的分泌,而流口水也。這是以貪吃為例。

「心憶前人,或憐或恨,目中淚盈。」如果想到某些特別鍾情或愛憐的人,便淚盈滿眶。所以情人的眼色,很容易分辨出來;因為乃有特別的光澤。而這光澤,乃由於愛水所滋潤故。

「貪求財寶,心發愛涎,舉體光潤。」如果想到財寶,也會因愛水的滋潤,而全身光彩。所以為何賭博的人,要戴墨鏡呢?因為若碰到好牌,便眼睛一亮;於是便不打自招了。所以最保險的,還是戴墨鏡吧!以免被行家看穿底細。

「心著行淫,男女二根,自然流液。」若心期於男女的淫事,則生殖器自然流液。

「阿難!諸愛雖別,流結是同。潤濕不升,自然從墜,此名內分。」故不管貪的是食物,貪的是財物,貪的是男女情色,對象可有很多差別;但從愛結而生滋潤的本質,卻都一樣。

天地間,火向上升,水向下流。故愛欲既生,則從頭部會產生一種分泌,然後經由眼睛.胸部一直流到陰部。於是既順流而下,當就趨向於惡道也。這是講到因愛水滋潤,故流於下墮爾。下面再看知性的部分:

阿難!外分即是眾生分外。因諸渴仰,發明虛想;想積不休,能生勝氣。是故眾生,心持禁戒,舉身輕清。心持咒印,顧盻雄毅。心欲生天,夢想飛舉。心存佛國,聖境冥現。事善知識,自輕身命。

阿難!諸想雖別,輕舉是同。飛動不沈,自然超越。此名外分。

為什麼稱為「分外」呢?因為知性,乃比較客觀者,所以稱為外分。「因諸渴仰,發明虛想;想積不休,能生勝氣。」如所謂「清氣上升,濁氣下沉」。故一個既善於思惟,又有理想的人,大致會因氣的上揚而眉清目秀。

「是故眾生,心持禁戒,舉身輕清。心持咒印,顧盻雄毅。心欲生天,夢想飛舉。心存佛國,聖境冥現。事善知識,自輕身命。」這也就說,如果我們心中有理想;且這理想是透過理性思惟而建立的,於是便肯為這理想而奮鬥犧牲。

當其為理想而奮鬥時,便顯得雄啾啾.氣昂昂的。於是因於理想的鞭策,即能帶領著我們往上提昇。而這提昇,不只是心靈程次的提昇,也包括氣脈的提昇。所以我們或覺得,這個身體變得很輕靈,或作夢時猶在飛舉的狀態中。

「阿難!諸想雖別,輕舉是同。飛動不沈,自然超越。此名外分。」雖然理想的對象可有很多差別─如持禁戒.誦經持咒,或心欲生天,參禪求悟等;但因於理想,而能帶引我們往上提昇,這便是它們共通的特質。而既往上提昇,自然能層層超越,以至於無限。

故偏於知性者,必能上昇;而偏於情結者,難免下墮。以下更講到昇墮的詳細情形:

純想即飛,必生天上。若飛心中,兼福兼慧,及與淨願。自然心開,見十方佛,一切淨土,隨願往生。

這「純想」,即指純理性者而言。而「兼福兼慧,及與淨願」,即不管福慧與淨願,乃必皆從「無我」的理念,去規劃、行持。而一般人的願,卻是從「有我」去發的。既有我,即非淨願;既有我,即是情結。而情結者,唯必下墮爾。

「自然心開,見十方佛;一切淨土,隨願往生。」這乃是說,唯知性、理性、悟性者,能往生淨土,而非感性者能往生淨土。這倒是一般學淨土法門者,所未留意也。

情少想多,輕舉非遠。即為飛仙.大力鬼王.飛行夜叉.地行羅剎,遊於四天,所去無礙。

其中若有善願善心,護持我法。或護禁戒,隨持戒人。或護神咒,隨持咒者。或護禪定,保綏法忍。是等親住如來座下。

若非純理性,而是理多情少;這樣雖也能輕昇,但不能昇得太高。故若往生善道,大致是地居天的層次,而為飛仙.大力鬼王.飛行夜叉.地行羅剎等。遊於四天,所去無礙。其中若有善心善願,而護持佛教者,即成為天龍八部中的護法神。

情想均等,不飛不墜,生於人間。想明斯聰,情幽斯鈍。

而如果知性跟感性,剛好均平;則既不上昇,也不下墜,故生於人間。「想明斯聰,情幽斯鈍。」雖生在人間,如能再往知性去發展,這便漸能聰明伶俐。如果已生於人間,非但知性不開展,且為情所困;那他便將愈來愈遲鈍,腦筋不靈光,心智不開朗。

情多想少,流入橫生;重為毛群,輕為羽族。

七情三想,沈下水輪,生於火際,受氣猛火,身為餓鬼,常被焚燒,水能害己,無食無飲,經百千劫。

此之「橫生」,即是畜牲也。而畜牲中,情更重者,乃成為毛群,即獸類也;情稍輕者,才成為羽族,即禽類也。至於「七情三想」者,便不免墮為餓鬼道。

九情一想,下洞火輪,身入風火二交過地,輕生有間,重生無間,二種地獄。純情即沈,入阿鼻獄。

如「九情一想」,則必墮入地獄道;而地獄道中,又分有間地獄與無間地獄。至於唯是純情者,便直墜入阿鼻地獄也。

總而言之,唯知性才能上昇,若情性必當下墮;這是《楞嚴經》的說法。這種講法我以前倒無異議,而現在的看法,乃有很大的不同。
知性的清明─非迷信:首先講到知性的調適。我們要調知性,使之清朗開明,而非迷信或固執。這首先得透過實際的觀察,然後再運用理性的思考,才能建立起正知正見。所以既非迷信,也非固執。如果是迷信,則雖知道很多,也等於不知道,甚至比不知道還嚴重。如果是固執,則雖因緣已變化,卻不能作有效的調整,故亦將成為彼此的負擔。

感性的抒放─非壓抑:至於在感性方面,我覺得既不能用克制的方式去壓抑,也不能任性胡為。眾生既稱為有情,即生而帶有情執.情趣。故如對情意,全用克制的方式去壓抑,那人生也太沒趣了。但如不加以節制,便將任性胡為,而形如禽獸。

所以前面雖引用了不少《楞嚴經》的經文,可是我的看法,乃有異議。知性要提昇,這乃法爾如是。可是感性,卻要讓它能夠抒解;即使用大霸擋水,還得適時地洩洪。否則或那一天,就要決堤了。

知性上昇到極點,即外延.下沈而非曲高和寡:如果更進一步,用前面所說的修行模式來對照。則知性雖然上昇,但上昇到極點;即自轉變成外延與下沉,而不是只孤單地停留在最高點上。

所以有人說「自古聖賢皆寂寞」,其實既寂寞者,即非聖賢也。因為他只能停留在最高點上,而不能外延.下沉,和光.同塵;所以才會曲高和寡而嘆寂寞也。

所謂「知性上昇到極點,即外延.下沈」,乃謂將從智慧而產生慈悲也。而既慈悲者,云何會曲高和寡而嘆寂寞呢?

下化到極點,則內斂.提昇而非狂亂迷惑:同樣,情雖如水,唯向下流;但下流到極點,還將由內攝而再提昇。這就像水流到大海後,又將被蒸發到天空裡。故情雖當抒放,卻非唯流連於紙醉金迷的狀態中。

這也就說,對於性跟情,若依前述的修行模式:內攝、提昇、外延、下化。這整個加起來,才是生命完整的開發.提昇。

所以下面,我們一方面透過對心理的建設,二方面透過於氣脈的通調,而來調適提昇性與情。

我們且看這個圖,上面的小橢圓是代表頭;下面的大橢圓,是代表身體。既知性的樞紐,是在頭部;而情的樞紐,是在陰部。則知性的提昇,乃是從背而上;故能上得愈高,即既悟性愈高,也視野愈寬廣。

而上昇到極點,乃能夠下化。而下化者,即為感性的抒放。於是既上求佛道,也下化眾生,這才是完整的菩薩道。

如氣脈既能從背而上,且能從胸腹而下,這加起來,就是道家所謂的「小周天」,即已打通任督二脈也。故完成「小周天」者,性情便會更接近於中道,既不太偏向於知性,也不太偏向於感性。

如進一步欲更說明內斂、外延與中道的關係,則當用四個座標來圖示:

首先我們看第一個座標,是指悟性的提昇;這前面已講得很多了。其次,第二座標乃指背下的脈,故亦指有關知性者。然「向下」是什麼意思呢?我經過慎重地思考,而認定「向下」者,乃克制也。故第二座標,為知性的克制也。

至於第三座標,則為胸前的脈,故指有關感性者。既曲線向上延伸,故指的是感性的提昇。至次最後第四座標,乃腹下的脈;既曲線向下延伸,故指的是感性的奔放。

這四個程序:一前一後,一上一下,共加起來,才是整個菩薩道的圓滿。而佛教裡,乃從這四個程序中,開展出四種不同的修行法門。
如金字塔,底部需寬廣─聞思的基礎:首先我們看第一座標的修行法門─悟性的提昇,這乃以禪宗為代表。

這悟性的提昇,對我們而言已是很熟悉的。然而目標雖為提昇,卻必如金字塔一般,先打好底部的基礎。而底部的寬廣,乃是須從多聞熏習中,去建立也。

從統合中去提昇:那要提昇,如何才能提昇呢?如前已謂「從觀相中,去見性」。故當從種種現象中,去歸納、統合出它更一貫的原則。於是愈能統合出更一貫的原則,才使其層次愈高也。

然何以悟性的提昇,曲線是趨近於向內,而非向外呢?

從內斂─即逆向思考而完成統合:這乃為悟性的提昇,必得透過內攝法門,而能更趨近於中道也。

而這內攝法門的關鍵處,乃是從「逆向思考」而完成的。何為逆向思考?以眾生無始以來,皆執著於「有」,故皆向外攀緣.造業而流轉生死。這稱為順向思考也。

故逆向思考者,從不執著於「有」,不向外攀緣造業而能超然物外、了脫生死也。故中道者,乃無分別智爾。是以必內攝.逆向,才能契入於中道也。

未必須消盡一切妄念,才能開悟:這以「逆向思考」而見性開悟者,乃不須要消盡一切妄念,才能開悟。因為「逆向思考」,還是有思考;只是逆向,而非不思考也。

如原始佛教與早期的禪宗:這如早期的佛教,許多是在言下頓悟的,如舍利弗聽馬勝比丘的偈頌,即證初果也。或於佛陀的一場開示中,即很多人得法眼淨;這「得法眼淨」亦即是見性開悟也。又如中國早期的禪宗,也常是在師徒的點撥、棒喝下,而完成頓悟的。

於是不管聽到偈頌.開示,或點撥、棒喝;其實都還有「心意識」的作用。因此當不需要消盡一切妄想雜念,才能開悟。

但是這第一座標的修學方式,乃是對具大善根者,才能相益得彰。若具大善根的眾生,愈來愈稀少時,便不能不退為第二座標的修學方式。
以克制知性的分別,而為修行的心要:云何為克制呢?本來知性者,乃要知道得愈多、知道得愈廣愈好。而克制卻剛好相反,乃教我們不要攀緣、不要分別。故從圖上看,知性向上是提昇,而向下是克制;克制到極點,則為無想定、非想非非想定。

少事少惱,知足常樂:這種修行心要,如原始佛教裡常謂的「少事少惱,知足安樂」。以少攀緣,少思惟;甚至得萬緣放下,置心一處。這即是以克制的方式,而為修行的心要。

持戒─十二頭陀:這如就三無漏學而言,乃偏於從持戒.修定中入門。而持戒,乃非持菩薩戒,故忙著去度眾生也;而是過著一種很簡單、很純樸的生活。故持戒能克制眾生散漫、放逸、攀緣、好動的習性。

這持戒,如持得更嚴謹,則稱為「十二頭陀」。如:常行乞食,日中一食,著衲衣,露地坐,塚間住,但坐不臥等。

修定─心絕妄念:但以持戒,來克制身的攀緣,其實是還不夠的。因為若心還在妄動;也必使心不能明淨。故得更進一步去修禪定法門,而克制一切妄想雜念的分別。

原始佛教與禪門的北宗:這樣的修行法門,乃以原始佛教與禪門的北宗為代表。而禪門的北宗,即指以神秀為首的法脈,其乃以「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」為修行法要。

故認定:必待消除一切妄想雜念,才有見性開悟的可能。這與南宗即於言下頓悟,乃有天淵之別。

云何會以這四個座標而說明修行法門?乃牽涉到我對氣脈的覺受。請看上之圖中。於禪坐時,氣脈的通調卻非沿著直線,從A到B到C一直上去。很多時候我發現:如背上A1這一點已通的話,則會對應有背下A2這點的舒通。而A2這點通的話,則A3、A4這兩點,也會因對應的關係,而能很快舒通。

故A1、A2、A3、A4這算是一對應的脈組,如這脈組全調通了,算是一個階段的完成。然後待下個階段,又有B1、B2、B3、B4的對應關係。於是因這四個座標的對應關係,使我產生很大的省思與啟示。由是將之運用於心法,即成四個座標的修行法門。
知性的提昇與知性的克制,乃有對應關係:於是若將脈相的對應,而省思於心法的對應;則知性的提昇與知性的克制,其實正有其對應關係。以既覺悟得諸法皆空,即得不再犯戒,不再妄想紛飛。這是從上而應下。

從戒定的修持而對應有悟性的提昇:反之,先從持戒.修定著手,而使身心已清淨了。於是再聞法,便能很快開悟也。

所以既上通,而能通下;也既下通,而能上通。由是戒、定、慧的修行方式,其實是南轅北轍的;但為有對應關係,所以常連帶著說。這對應關係,用中國陰陽五行的學說來看,或謂是「物極必反」吧!
先直說四聖諦:於是我們乃從這觀點,而省思於釋迦牟尼佛的說法教化。佛陀於菩提樹下,頓悟成佛後,首先於鹿野苑開示四聖諦。而這四聖諦的教化方式,即屬於第一座標的修行法門也。

以早期就能跟隨佛陀者,皆已有累世累劫的善根種子;所以一說四聖諦,便得開悟.證果也!

六年後制戒:而待佛陀成道六年後,才開始制戒。為什麼要制戒呢?這既為因有人犯了,故隨犯隨制。其次也可以說,這時候的教化方式,乃增加了第二座標的修行法門。既最有善根的眾生,都已度得差不多了;所以現在得度第二等眾生。後來也教不淨觀跟安那般那,這大致都是第二座標的修行法門。

對最上根者,直說悟性的提昇:所以對釋迦牟尼佛的說法教化,我們可以說:對最上根者,直說四聖諦、八正道,而成就於悟性的提昇;故不需要再講些較刻板的修行法門。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,他早期的弟子,乃才是最利根的。

其次,對次上根者,先教以知性的克制,而後成就於悟性的提昇:從次第禪觀,而契入頓悟法門也。

以上四個座標的修行法門,我們已經講了兩個。而這兩個,乃皆偏向知性的修為,故為傳統上所認定的修行法門。
以外延的方式,來克制自我的貪欲:下面再講到感性的部分。既感性的人,大致都比較自我中心;而自我中心者,乃不免下墮也。於是修行之要,即是欲迴下墮而向上提昇爾!那云何才能提昇呢?即從消除自我中心作起。

但對感性的人而言,卻不是用「聞思修」等內攝方式去消除,而是用外延方式去消除。而外延方式,乃是透過種種人際關係中,去長養慈悲。於是才能從慈悲心中,而漸消除自我中心的情結。

如布施者,乃外捨財物,內捨慳貪:因此這以外延方式而修行者,首先得從布施啟修。而布施的心要,不只是外捨財物去幫助眾生;其更重要者,乃能更內捨慳貪也。

以慈悲他人而消融自我:而在內捨慳貪中,也能漸消除對自我中心的執著。眾生因為有我,所以慳貪;而愈慳貪,即我執愈堅固。所以於布施的內捨慳貪中,能漸消除對自我中心的執著也。

同理,外延的修行方式,也必都強調慈悲心;因為在慈悲他人的過程中,也能慢慢消融自我。然而感性人的慈悲,還是難免會在人情世故中,繚繞不出;這與知性人的慈悲,迥然不同。

六度四攝的菩薩道:因此佛教在第三座標,所開展出來的修行法門,就是以六度四攝為主的菩薩道。而這是「大」乘法門嗎?當然他們都這麼認為。

三大阿僧祇劫成佛:但所有的菩薩道,大致都認定要三大阿僧祇劫,才能成佛。這比第一座標的當生即能證得阿羅漢,已差得太多了。為什麼會這麼慢呢?我經常用一種比喻:

如果一杯水髒了,而我們希望它變清淨。這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把原來的水倒掉,然後再換裝清水,就得了。但感性的人,卻捨不得把原來的水倒掉;所以只能拼命加清水,來將它淡化。但即使已加了很多清水,它還是不可能純淨的。

佛教第三期的發展型態,所度者乃中根眾生也:故佛教第三時期所度的眾生,我認為:是中根的眾生,而非上根也。所以六度四攝的菩薩道,主要度的是感性的眾生。

就佛法而言,本質上還是以理性.以覺性為主導。現既以度感性眾生為主的菩薩道,故佛教不得不轉變為像法時代。至於末法時代,即是第四座標的修行法門也。
從大悲而發菩提心,因菩提心而覺悟:於是我們再來看座標間的對應關係,首先看第三座標跟第一座標的對應關係。所謂「菩提心」,如就第一座標而言,乃為對萬法有疑惑故,而發心求覺悟。

而在第三座標中,乃謂:為欲慈悲度眾生故,得先求覺悟。在密宗裡,講到發菩提心時,大致是這種說法。而如果發菩提心後,直接參禪求悟;即轉為第一座標的修行法門。

三輪體空,空花佛事,水月道場:而如果還以外延的方式,繼續修行,終究也能消除我執,見證空性,而對應於第一座標。這時雖還在度眾生,但已不覺得我在度眾生。而這三輪體空的境界,乃是很長遠後的事了。

嚴以克己─知性的克制;寬以待人─感性的提昇:下面再看,第三座標跟第二座標的對應關係。我們要慈悲他人,必須從嚴以克己去著手。而所謂「克己」,即謂克制貪瞋痴的習氣,克制殺盜淫的行為。克制,消極的是不傷害對方,積極的是去利益別人。這即成『嚴以克己,寬以待人』的處世原則。

於是在這兩種對應關係中,我們便能瞭解很多修行法門,看起來好像一個是南轅,一個是北轍。但因有對應關係故,到最後還將是殊途同歸爾。
奔放或抒解者,乃指情欲的滿足:現在再講第四座標,第四座標乃是情感的奔放。何以稱之為「奔放」呢?如水下流,奔駛不已!

如前所說,感性不能用克制的方式來壓抑,而當讓它抒解。然而如何能抒解呢?透過情欲的滿足。這在佛經上,有沒有這種說法呢?有!

如《維摩經》云:「先以欲鉤牽,後令入佛智」。這先以欲鉤牽,即是先從情欲的滿足,而慢慢再導引他能夠進入佛門,最後終也能證得無我、無生的智慧。

代表的宗派:淨土宗.密宗。這在佛教裡最具典型的宗派,乃是淨土宗和密宗也。當然淨土宗或密宗的人,都不會這麼認為。但是我們且來分析看:

淨土─來世樂:首先論淨土宗,以修淨土主要乃為求往生於極樂世界。而到極樂世界後,就能要吃就有食,要穿就有衣,要走有神通。總而言之,一切順遂。所以在那裡,即不用再克制什麼欲望了。

於是很多人乃寧願,就算這輩子修行辛苦一點也沒關係,只要下輩子能往生極樂世界,就值得了。這以來世樂為誘因的修行方式,比之禪宗已近於外道;然比之於密宗,卻還含蓄多了。

密宗─現世樂:因為密宗的長壽法.財神法.雙運法,就更直截了當地表明,求的乃是現世樂也。

所以如從第一座標、第二座標、第三座標的修行方式來看,這乃是旁門左道爾。以這既不能減卻自我中心的執著,云何能解脫呢?不過如從氣脈的對應關係中去參,終能參透這其中的奧祕。於是乃為參透其中的奧祕故,才有這次的演講內容。

所度眾生,為下根也:如果這也算度眾生,則能度的眾生為更下根也。而這即成為佛教發展的第四種型態。所度者,為第四等的眾生;但他們不會這麼承認的。

待四種眾生全度盡了,佛教即在印度滅亡:而佛教在印度發展到密宗之後,便很快在印度滅亡了。為什麼呢?有人乃歸咎於回教入侵;但我認為回教的入侵,頂多只能算是佛教滅絕的緣,而非因也。否則印度教也當滅絕才是,但事實上,印度教卻未因回教的入侵而滅絕。

也有人從佛教的教義來看,謂佛教既發展到密教,那已跟外道差不多了。然即使與外道差不多,即非滅絕不可嗎?既外道都還未滅絕,何以佛教就得滅絕呢?

而我的說法乃謂:從第一座標到第四座標,以能度的眾生都已度盡了,所以便無存餘的價值也。

問:云何能參透座標間的對應關係呢?答:這乃牽涉到情欲的克制與滿足。
以傳統的道風,對於情欲的態度,大致是持負面的看法。如於《大智度論》中,便形容得很直截了當:

此五欲者,得之轉劇,如火炙疥;五欲無益,如狗囓骨。五欲增諍,如鳥競肉。五欲燒人,如逆風執炬。五欲害人,如踐惡蛇。五欲無實,如夢所得。五欲不久,如假借須臾。

「得之轉劇,如火炙疥」,就像我們身上癢了,乃愈抓愈癢爾;習氣你愈順應它,它就染得愈重。「如狗囓骨」,咬了半天,也嚥不下去。「如鳥競肉」如五欲,既我要,也你要,那怎麼辦呢?不是平分,而是大家搶,看誰搶贏;於是在搶的過程中,就會煩惱、造業而受報等。

「如逆風執炬」,將反燒到自己爾!「如踐惡蛇」如果你去踩到蛇,牠最直接的反應,就是反咬你一口。「如夢所得」,作夢中不管得到什麼好東西,醒過來還是空空一場。「如假借須臾」,就如向別人借的東西,必不久就得還給他也;還給誰呢?還給無常爾。既從無常來;還歸無常去!

哀哉眾生,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。世人愚惑,貪著五欲至死不捨。為之後世,受無量苦。

所以貪求五欲,對修道而言,是絕對有妨害的;這是佛教對欲望最典型的態度。而這種態度,尤其表現在第二座標的修行方式裡。

世間儒家.道家,對情欲的態度大致亦然:即使不用佛教,力求出世解脫的標準來看,就以儒教、道教,甚至其它宗教,對情欲的態度大致亦然:雖未必克制盡絕,還以節制為宜。
北俱盧洲.兜率天.極樂世界,大致皆順欲滿足:可是如我們再進一步去看,佛教對淨土世界的描述,乃覺得有很大的差別。像剛才所講於淨土世界中,既一切順遂,想食得食,思衣得衣;所以既非節欲,更非禁欲,而是近乎於縱欲呀!

那裡不會有「日中一食」的戒吧,既思食得食,大概半夜想到了,也就半夜送來囉!既行都是神足通,愛到那就到那,不會有紅綠燈的設限吧?所以都在享福的狀態中。甚至於淨土中,若有男女者,如北俱盧洲或兜率天。他們對於男女的情欲,也都不以節制。

何以佛法對於情欲,有此絕然不同的態度呢?而這種種的描述,相對於傳統佛教,乃覺得不可思議。云何於淨土中,對情欲卻是採取放縱的態度?這純然是為「先以欲鉤牽」而方便說的,還是真有其事呢?

情欲的滿足,未必是罪惡,也未必背道而馳:當於淨土世界中,情欲的滿足,不是罪惡;若是罪惡,何名為淨土?情欲的滿足,也非背道而馳;若是背道而馳,云何能不退轉呢?

反之,在人間就得克制情欲,持五戒、八戒,比丘戒等等。為何佛教對情欲,有這麼截然不同的態度呢?

但為娑婆世界眾生,福德不足故爾。這問題我想了又想,參了又參。而結論乃:但為娑婆世界的眾生福德不夠故,對情欲不能不採取節制的態度。

即以食物而言,淨土中既思食得食,當就不需要節制;而人間則需要辛苦耕種,才有收成;甚至還常天災人禍,民不聊生。所以人間眾生那有縱欲的本錢呢?

再說到世間男女的情欲。在前所說〈問世間情為何物〉的講題中,我已表明:男女的情欲,其實是牽涉到下一代撫育的問題。而撫養於淨土中,乃根本不是問題。或從花苞中出生,而且一出生就半成年了,根本不用像在人間中,得撫養好多年,才能獨立。既淨土的眾生,不需要父母來撫養,所以既無婚姻制度,也不需要對情欲多加限制。

故若強求,或浪費時間,或增加煩惱,或造業受報:於是乃為人間的眾生福德不夠故,對情欲不能不採取節制的態度。因為若福德不夠,而奢求過度,首先就得浪費時間。因為一切都得靠自己努力爭取才有;於是若奢求過多,必得花更多的時間去爭取。

第二.而在爭取中,或與天爭,或與地爭,或與人爭。以既有所爭,即必增加負擔與煩惱。第三.如於爭取的過程中,為達目的,不擇手段;乃必造更惡的業,受更苦的報。

但以克制.壓抑的方式,就解決了嗎?故若福德不夠,而奢求過度,則成為造業繫縛的根本。但是如以傳統克制的方式,而來壓抑情欲,這就能解決問題嗎?我相信不可能真解決問題的。

不!克制壓抑,心結不開:因為如只是克制壓抑,而心結未開;則將是「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」爾。短時間,好像看不到影子了,但待境界現前了,欲望又被鉤起了。而且用克制、壓抑的方式,人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放鬆、安樂。

甚至過一段時間後,會形成反彈,所以卻變成比未壓抑前還更誇張些。或者這邊雖壓抑住了,而它乃會於異時、他處更進行補償。
自然的情欲,易於滿足:所謂補償,是一比一的補法嗎?卻未必,這乃要看情欲的屬性。

一般而言,可把情欲分作兩大類:一是自然的情欲,一是變態的情欲。自然的情欲,如食衣住行等生活資糧的需求。若只是自然的情欲,還比較容易滿足。如食而能飽,或衣能蔽體、保暖等,這就目前的文明社會,乃非難事。

變態的情欲,難於滿足:然若是變態的情欲,就很難滿足。如吃,不只要吃得飽,而是要吃得好,吃得巧,吃得有體面;這就會像無底洞般地難以填滿。所以變態的情欲,其實已經過偏端心理的改造、污染。

如有的人,因從小被別人藐視、欺侮,所以發憤圖強。於是他拼命賺錢,甚至到處布施,乃是為了證明:我是有辦法的人。這因補償心理而發憤圖強者,即是變態的情欲也;而變態的情欲,必像無底洞一般,而難以自拔。所謂:情欲如深坑。應是指變態的情欲而言。

因不滿足,更加病態,惡性循環:但是人間的眾生,情欲能不變態者,可說是沒有。因為我們從小就不曾真滿足過,這一方面是為福報不足故,一方面也為從小即是在克制、壓抑的環境中長大的。

於是因未曾滿足,而產生多少的變態;而當變態後,乃更難滿足爾。這真是惡性循環啊!而我們所看到的世界,所接觸的眾生,有誰能置身於外呢?我相信,用傳統的思考方式,是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。
馬斯洛的學說─下階的情欲滿足了,自然往上提昇。此乃指自然的情欲而言:說到情欲的滿足與提昇,有位心理學家名馬斯洛,乃提出一種學說:人的動機,可分為五個層次。而必待下個層次滿足了,即自然會往上提昇。然而即使自然的情欲,猶可能滿足;但變態的情欲,就很難滿足矣!

但福報不足者,即使下階的自然情欲都很難滿足:於是因不滿足,將產生更多的變態。於是這即成兩難的局面:欲去滿足它,又沒有這種福報﹔不去滿足它,它又變態得更離譜,那該怎麼辦呢?
我們再看座標間的對應關係。以直接從第四座標而去滿足情欲,是不可能的;即使修持長壽法、財神法、雙運法,也不可能真解決問題的。

故最後只能從心法的對應關係去解決問題。這也就說若第一.第二.第三座標的修行法門成就了;便能從對應關係中而解決情欲的需求。

情欲的克制與情欲的滿足,有對應的關係:首先我們看,第四座標跟第二座標的對應關係,即情欲的克制與情欲的滿足間之關係。如以修定,修到妄念不起時,即無情欲的牽掛也。甚至禪定之樂,更超過於世間五欲之樂也。

所以能從知性的克制,能兌化為情欲的消除。若情欲消除了,即無滿足與不滿足的差別。

情欲的滿足與慈悲的利他,有對應的關係:其次看,第四座標跟第三座標的對應關係。如能放眼於其它貧苦的眾生,故不再汲汲於滿足自己的情欲;則情欲自淡薄也。甚至於慈悲的利他行中,亦得到另一種滿足也。

甚至情欲的滿足與悟性的提昇,也有對應關係:再其次看,第四座標與第一座標的對應關係。若能從悟性的提昇而證得空性,即一切情欲皆消盡矣!

滿足者,與空性對應爾:所以如曲線是向外延伸者,那就永遠不可能滿足的。而以內攝的修行法門,修到最後,從與空性相應,而將一切情結打散了。

這也就說,我再三地參,參為什麼情欲的滿足能與修道相應呢?事實上,情欲的滿足只是謂從勘破而放下爾。
於是從情欲的勘破與滿足中,使我連想到經典上所謂的四種馬:

直以悟性的提昇,而消除情欲的執著:這是最有善根者,其根本不需要去追求情欲。因為透過悟性的提昇,即能勘破情欲的虛妄;故能直接放下它,而無所謂滿足或不滿足的問題。

從情欲的追求過程,而悟得空性:有的人既自己不能覺悟,你跟他說,他也不信;故非得自己去追求,去撞牆。待撞得頭破血流了,才覺悟道:情欲果真是虛妄的。於是既虛妄者,即放下也。

一再地墮入情欲的圈套而受苦受難,最後才覺悟出離:還有的人,只受騙一次還不夠,所以仍將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去追求。

追求不是求不到,而是雖得到了,卻沒有當初想像的那麼好!於是他就捨下這個,去追另一個。必經過一而再,再而三的追求、幻滅,最後才能覺悟道:情欲根本都是騙人的,而能放下、出離。

雖再三為情欲受苦受難,卻始終不悔:至於第四種馬,則雖再三為情欲受苦、受難,而始終不悔。其實大部分眾生都是這種類型,故常於生死中漂泊,而永不歸路。
這也就說,云何從情欲的追逐,而最後能與道相應?因為經不斷地幻滅後,終能勘破情欲是虛妄的本質。於是因勘破、放下故,能與道相應。

所以我倒要說:絕望比失望更深沈.更究竟。所謂「失望」,乃為得不到,才失望爾。而絕望呢?乃為雖得到了,卻幻滅矣!很多的美感,乃為朦朧才美;而待真看清楚時,卻破碎、幻滅了。

情欲本是虛幻的,這對失望的人來說,只是「酸葡萄」心理而已─因吃不到葡萄,而說葡萄酸。但對絕望者而言,即確定葡萄真是很酸哩!絕望比失望更深沈透骨,但一般人寧可「有夢最美」也不願意絕望呀!

福報不足者偏於失望;福報富足者,卻成就於絕望:有人說「富貴學道難」,其實未必皆如此。如以富貴福足,而成就於絕望;乃更易與道相應也。於是以真看破放下故,在修道的過程中,障礙反會比較少。而貧苦者即使修道,為變態的情欲太深重故,修行乃不易真得力。

絕望,乃與空性對應:這絕望,一般人看起來頂可怕的,簡直就快窒息死了,但事實上它卻是最清涼的,因為乃與無我、空性對應也。這是與第一座標對應者。

從絕望而發慈悲心:其次愈絕望者,也可能會愈發慈悲心。因為他覺得眾生太可憐,為何要拼命去追求那些虛幻不實的目標呢?於是從發慈悲心而願意去教化眾生。

或者某些東西,既自己已看破而不再需要;於是若有其它眾生需要,他就順手布施了。這是與第三座標對應者。

從絕望而成克制行:於是因於絕望,所以更能克制自己的妄想與行為。其實不是克制,而是皆消除矣!而這既與持戒相應,也與禪定關連。「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」,其實不只吹不動,而且是吹不到,為根本無妄想可打哩!這是與第二座標對應者。

所以不管淨土宗或密宗,皆只是方便道;而最後必待能證得無生法忍,才能究竟。然以從方便道入手故,這條路也就不得不更迂迴,更渺茫也。
情欲本妄,既不必急求於滿足,也不必惶惶於克制.壓抑:最後我們乃講到,對情欲的中道態度。因為我覺得在這個時代中,如再倡導用克制.壓抑的修行方式,對當時代的眾生,其實是很不相應的。因為這時代乃偏向於感性的享樂時代。所以如非得用克制.壓抑的方式,才能學佛;則會有更多人寧可不學佛。或者雖聞思,而不能契入。

但如已確認:情欲本質上,就是虛妄的。則既虛妄者,便不必急著去追求它。因為即使追求到手後,你還是不能滿足也。其次,既情欲是虛妄的,也不必惶惶於克制.壓抑也。唯真實的老虎,能傷人;豈夢中的老虎能傷人呢?

若福德足者,雖易於取得;但還應惜福而不可放縱:於是雖有的人,天生福德比較具足,但也不必誇耀。因為現雖福德具足,卻非永遠都能福德具足也。其次,雖有福德,仍要惜福、培福而不可放縱。

尤其既情欲是虛妄的,則有什麼好放縱的呢?當憐憫那些福德不足者,而勿驕恃也。

若福德不足,不必鬱卒;旁觀者清,不久即能勘破也:反之,若福德不足者,也不用鬱卒,不用嫉妒.羨慕。既情欲都是虛妄的,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故如果能平心靜氣去當個旁觀者,有時候還更容易勘破也。

但雖福報不足,而能不嫉妒、不羨慕,去當個平心靜氣的旁觀者,這就不是普通人的功夫也。

於是乎,在急求滿足與慢慢勘破間,就有無限的彈性空間:這種講法,在目前的佛教界,應該是絕無僅有的。因為既情欲是虛妄的,當不必急著去追求它,也不用急著去勘破它。這乃悠遊自在,而無所事矣!
從比較對照中,更深切了解每種法門的特質:以上這題目,就講到這地方為止。乃大致從比較對照中,而能更深切瞭解每種法門的特質。既四個座標的修行方式不同,也適宜的眾生.時機皆不同。故我們不必將不同的方式,混為一談,也不致一時想兼修兩種法門。

以全方位的眼光,看待佛教的修行法門:其次,既能用全方位的眼光,來看佛教中不同的修行法門;則既視野更寬闊,也必包容力更大方。於是不管於自修中或度他時,便能有更大的方便和效益。

好!今天這題目,就講到這裡。阿彌陀佛!
果煜法師文集 / 漣珠甘露 / 從性情的調適看修行法門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上一篇   |   下一篇